快字當頭
前文提到男單對歐洲選手忌用躁、急攻,忌以殺上綱快攻打法。男子雙打恰恰相反,就是要快攻,盡量不打往上的球,發球接發球前幾拍要爭主動權,封綱快,對打平球要快且穩,我方進攻多過對方許多。是故雙打搭擋必有一位綱前快善於創造進攻機會的球員,取得主動進攻機會勝算高。
尤其是我那年代比賽用球徧快,很難防守。1973年我和方凱祥搭配對丹麥SVEND PRI那對,稍為放鬆被人家奪主動先機,頻頻失分落後九分。後來一快速壓住對方,攻得多追上勝了。第二局就大勝15比1。
同年在馬來西亞,對方都是年輕人,速度一開始他們壓住我們,落後6分。但到我方加快取得主動,就很好打。
既使後來球速正常或徧慢(即站在後場抽平球,落在雙打發球線前)仍然是快攻者勝。
由於球速對守者並不是太過劣勢,故有時忌躁進猛攻。在1995年台灣羽球錦標賽,我方體育學院學生吳/洪搭擋是台灣冠軍,而馬來西亞的一對,守好過攻。我方進攻機會多,但攻得猛,雖領先,對手仍能守中反攻有阻滯。
後來我方遵照我指點:只要保持進攻,慢慢攻輕殺多些引人家對打平球,有機會才猛殺,就此方順利勝。
第二天吳/洪對英國隊員,本交代不可猛攻。雖知一上來攻得太快,殺球太猛8比1領先時我感到危機,頻頻示意慢慢攻,保存體力......
看官,如此順利抛離叫人收歛,有效嗎?結果再加油猛攻領先13比1,雖然如此我同周圍球員潑冷水說,此局勝的話,最終要輸。結果我方疲勞,攻不下,對方越打越主動,輪到人家重殺得到發揮。追到第一局勝。第二局更是我方招架不足,輸得不好看。
故雙打能硬攻、猛、及殺球重並非一定得逞,視情勢而定,但快字仍是當頭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