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0月3日 星期五

教學相長

教學相長
    比賽主要講戰略,臨場指導多講策略為主。至於某些戰術,技巧、格鬥招式是平時教練指導,也可向其他球員及對手切磋中偷師,取長補短。甚至在曾經是手下敗將處取其精華,充實自己。
    正所謂教學相長。我這裡提出三招被忽略的格鬥招式。
    其一‧這裡特地提格鬥招式,欲借用武俠小說常見到「最危險的地方,恰恰最安全」的說法。
    最近看的比賽處理被動球,如底線邊線低至腰部的球,以及網前低於網底部的球。即使現今的高手均急打後場高球,似乎穩但又不夠高,結果如同送上虎口,對手跳殺即得手。
    前幾年見過陳豐及陶菲克(都是印尼選手)打「危險球」,陳豐從後場腰部以下大力抽直線或斜線平球或勾網前斜線。陶菲克亦然,也有反手被動球半殺斜線。
    在網前被動時會停一停拖慢,假動作突然放對角網前總之以網頂作目標,危險處可能下網但練得純熟生巧,反守為攻。
    1994年在台北有羽球界熟人請我幫忙指點他徒弟,因近來那徒弟(中學生)敗績累累,萌生放棄打羽毛球念頭。
    少年的他非常苦練,天天跑步氣力特好,我看過他被人推兩邊很被動,打以為「穩準球」如上述高球或網前推高球,吃虧不少。故告訴他練好「危險球」。結果人家對付他的招式被一一破解守得很穩加上其他細節,後來他是台灣名列前茅選手。
    其二‧不才沒感覺到有高手擅長在場上細察對手站位、動静,好打其空檔。比如有次林丹在右邊後場摔地救球回直線網前,即刻跳起身衝網。李宗偉竟然急急放網正好被林撲死。似乎不看對手動静。
    其他高手同樣有時明明人家已在後場等候,照樣送上去。
    1966年我觀察到侯加昌、湯仙虎善於在場上看着對手空檔來打。我就偷師學習,後來變成我基本打法。如在網前不急出手,看對手一脚伸出就打向另外幾點位置,切忌自打自個,「眼中無敵」。約76年在福州有位略有名氣老球員(隊中年紀最大,資格最老)進行內部比賽。賽後我提出剛賽狀況要他一面打一面看人空擋打。他回答「怎麼會看得到」?真讓我很驚訝,年屆退役的多年訓練老將不知有此一着。
    其三‧當對手非常被動,勉強救到球,許多人會馬上解決戰鬥。
    我常見湯仙虎反而隨意打易接的球給對手,然後主動在手多玩幾拍。湯的體力充沛,戰略上也是盡量消耗對方體力,接着易打得多。
    我的體能不怎麼強可以學嗎?答案是可以的,我自學也教學生們學,但他們總有疑惑不敢做。
    我後來退役後單打比賽見有機會就多玩幾下,既使失手,但對方即刻易失誤送你好幾分。
    1989年我參加在台北舉辦的國際社會組羽毛球錦標賽4049歲組男子單打。我逢到台灣選手才40歲,據說一日打七八場比賽不累的長氣袋。我已很久沒什麼練,只是教教球而已,除了技術搭夠、控制速度省體力外,幾次他很被動的機會我不放過多玩幾下,他拚勁越好我越得益,此一球後經常得4分。
    我看到他回氣很快,看神情氣勢急於搏,此時我給他進攻機會但不是很好攻的球,他有體力攻堅而我有意送幾分,球路平平,他得幾分但過於快和用勁。沒回氣前又讓我得好幾分。故第一局觀衆看到我領先幾分被他趕上,最後勝幾分而已。
    第二局又不同,他太快太用力致氣不順,加上先失一局信心大折扣,而此時我是看着他的空擋打,球較難接。故我領先七分後他放棄。古兵法云:不在意一城一地得失,主要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。

    用在羽球場亦作如是觀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