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8月31日 星期日

內因高於外因─羽毛球評述

內因高於外因─羽毛球評述
    在網上看到李宗偉之教練怪罪此次世界盃主辦單位徧幫林丹,在第二局輪到林丹在順風一邊難打時,突然熄掉冷氣機,變成無風及很熱,致使李消耗太多體力而傷脚....
    不才認為:二人體能差不多,外在環境一樣,故外因非主要因素。
    想當年1965年春天,中國羽球隊在印尼天熱(無冷氣),印尼隊出盡諸如用最快或正常或特慢的球等等招數仍輸得慘,服了。因速度體力中國隊絶對優勢。由温帶到熱帶不成問題。
    打法、戰略、戰術是失敗主因。
    從打法上看幾年來我看了約十塲球,李輸在以(凱祥)式對(仙虎)式。
    老一輩球員皆知「湯式」乃「方式」之尅星。
    今年1月在香港、3月在倫敦都以0:2敗給諶龍,運用遜於林丹而再差一些杜鵬宇或更次的黄永祺也失一局緣於用「」式對「」式。
    林丹也曾犯同樣失誤,對日本田兒賢和香港黃永祺敗北(爆冷吧?!)
    其實此次第一局式對式,技術技巧略勝,想不到第二局轉為「式」事倍功半,體力消耗又大。當時我就想倫敦奧運會翻版,第三局又要輸幾分,果然如此。
    幾年前在香港決賽第一局徧用「式」,徧用「式」多些用「式」時防守就位徧後,守的差。第一局21:13勝。
    第二局我心想湯仙虎指導的內容不外站位靠前,多打後塲,先守後反攻。徧徧改用「式」,那就敗局篤定,第三局再以「式」打法,難於像第一局那樣奏效,因適應性和體力不同。
    有時人們會有錯覺,有快速猛攻致勝之經驗,以為是好戰術、打法。這要看對手功力如何?!
    19731月在丹麥,球員Svend Pri對我們說,跟你們打壓逼感強,你們太快了,沒希望嬴。3月份有機會碰上印尼Rudy Hartono(七届世界冠軍)我很有信心嬴。果然如此。
    前不久我看了當年黑白錄像,Rudy下壓搶攻,而Pri守中反攻,有「式」對「式」基本路數。
    但是731月及秋天在香港,方凱祥Pri的猛攻奏效,因他比Rudy更快,體力更強。
    You Tube我看到2011年韓國站決賽。非常意外李宗偉竟然三局是「式」對的「式」,技術上稍勝故稍省力,第三局大勝,他既用此戰術勝過,為何又不照辦煮碗?!
    有的人也許不服我上述評述。
    下面我略舉方凱祥湯仙虎訓練水平(功力)
    1966以進攻為主打法對兩位高手可捱足90分鐘。他跟我說,跑三千米他不用10分鐘。
    我同另一位高手對1人打四方球為主,過了來回6拍後我二人才加快進攻,他守得很穏,也沒有近年常見扑地救球景象。就這樣守中反攻,來回很激烈打足2小時。停下來聽不到他喘聲,只是越打他腿軟,速度慢較易打死。
    但是他仍然打得穩,吊球近貼網(發球線前)失球特少,高球仍然很準……
    作為教練能把隊員練成上述功力,任你如何的外在環境,仍是游刃有餘。僅將本人羽球經驗及一得之見寫出。希望羽毛球運動更為百花齊放高手頻出,更勝前輩。
    後記:今年831日世界羽毛球錦標賽男單決賽李宗偉對諶龍,看來李又重復犯了上述錯誤。李搶攻越快,諶如影隨影更好打。
    不久前湯盃諶龍慘敗於日本田兒賢一,田兒賢一慢慢拉後塲,諶龍都跟別人速度慢下來,因此田兒有機加快攻時他招架不足。田兒的策略勝得多瀟灑,應從中學習。
    以前我對湯仙虎刻意拖慢,伺機來個快攻三步棋,時時奏效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