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1月11日 星期二

無冕之王的磨煉

無冕之王的磨煉
    金無火煉,不能成器。含金量高的羽毛球精英經千錘百鍊,艱苦的訓練生活,遂成無冕之王。下面是1964年在福州的冬訓生活:
    每晚九時全院熄燈就寢前,我都將鬧鐘預設515分,離全院起床鈴聲早5(我每早都拉稀)。穿好衣服輕腳下木板樓梯後快步到後面約十多米處昏暗簡陋的厠所……兩腳蹲在中空的木板,聽到排池物跌進糞池的咚咚聲,聞着刺鼻的宿便味,令人精神一振。
    然後施施然5:30前集合、跑步、晨操少許體能訓練至6:30。潄洗早餐,7:40分集體前往羽毛球館練球。
    不計熱身、休息時間,在場上練3小時,約12時前回到宿舍。僅換乾衣服,匆忙吃飯,抓緊時間上床睡。不足1小時又起床,1:30分起床鈴聲後10分鐘又去羽毛球館,又是3小時落實量。快6點才回宿舍。
    冬天的天色已暗,放在桌上四菜一湯已涼,用熱騰騰白飯埋那些涼了的菜……急怱怱吃飯後,帶熱水壼和半桶熱水在無熱水供應的冷冷的沖涼房,用桶裡調好温水沖一沖,擦香皂很快沖完,一般不洗頭。接着將已泡洗衣粉的待洗衣服,快速漂洗。晚7時開會至8:459時熄燈睡覺。
    星期一二三五六大同小異,晨操、上下午大運動量訓練。星期日遲起床1小時然後踢球或打籃球至8時,放假至晚七時開會。星期四主力隊員小運動量半日,而此日我可多練自己項目,因我多數以二對一陪湯仙虎練比較輕鬆,教練於星期四給我多練機會,故以訓練時間計我反而最多。
    1965年冬在廣州集訓時訓練情況差不多,只是生活條件好許多。吃的更豐富、更好。沖涼房有熱水供應,可天天洗澡。
    湯仙虎曾說練羽毛球時的痛苦,起碼每次要過三個極點。(體能、肉體能承受的程度)
    我的痛苦感受是左跟踺一起床就痛,走路都痛一拐一拐的走和跑。應該是在印尼時我沒甚麼練,承受不起致傷。但到我熱身脚熱之後跟踺痛苦不見了,正常打球。星期六常最後一項400x7次卻讓我有過極限的感受。
    中華文字「痛快」很有哲學韻味。
    經歷痛苦的磨煉,體會到苦中樂,完成了艱苦任務,心靈感到很快樂。加上星期三、六晚没按排,大家一起去温泉澡堂泡澡,嘻嘻哈哈開玩笑,其樂融融。
    福州的温泉硫磺味濃,混濁、東西掉下去看不見,熱度稍高分三個池,第一池太熱不敢下,在第三池最低温泡一段才敢嘗試幾分鐘泡在第二池。故室內温度高,冬天赤條條躺在躺椅中不覺冷。洗頭大洗衣服在澡堂的淋浴處。(温泉水不可用肥皂)時時會想念那種寫意快樂的感覺,很奇妙。

    「一生温飽而氣昏志惰,幾分饑寒則神緊志堅」。艱苦的環境和磨煉才訓練出尖端的運動員,故對外國選手時如探囊取物真不愧「無冕之王」之稱號。

2014年11月5日 星期三

用易經預測球賽

用易經預測球賽
    1996525日晚七時,羽毛球優霸盃決賽在香港伊莉莎白體育館舉行。
    當日上午福建隊教練林豐玉同我通電話,就大多數人預測中國女隊六成機會打敗印尼女隊問我看法。當時傳媒報道好些名教練、名球員的預測大致是,第一單打葉釗穎同印尼王蓮香曾互有勝負,第二單打也差不多屬未知之數;女雙兩組合中國隊以往穩勝印尼隊;第三單打中國女將佔上風,這麼算中國隊坐三望四勝券在握。加上在香港打,佔盡天時、地利、人和應無敗理。
    我對林說,我已用易經八卦去預測,似乎人算不如天算。我算的第一單打先勝一局後輸,第二單打印尼MIA勝,第三雙打中國隊勝得辛苦,第四場雙打中國隊大失水準輸,一比三中國隊輸。就看今晚見分曉。結果真如我所說,八卦真神奇。
    讀者翻看此影帶當發現,王蓮香第一局慘遭葉釗穎快攻大敗;第二局又落後情況,突見她福至心靈,平時少見她打攻球,此時她既攻又加快速度,平時愛打很高的球此時被動時改為下壓,守中帶攻……形勢扭轉反將廹得氣力不繼,失誤多處理球也不妥而敗。
    第二場印尼MIA體現出處事果斷正確的智慧勝得漂亮。而印尼兩對女雙多有超水準演出。
    預測的緣由:我是根據中國周易預測大師邵偉華老師所著「周易預測學」裏所教的方法去推算。
    以比賽的年月日時起卦,丙子年癸已月壬戎日戎時起的卦是火水未濟卦變雷水解卦。
    日月建大利火,火代表南方、中女紅色,由南方來的印尼隊且多是老將─中女,穿紅衣。又變卦為雷,木生火回頭之生,旺上加旺,勝算高。
    反觀水為體代表主場的中國隊。雖然水能尅火,但夏天水處絶地。加上關鍵場池第四場女雙本有第三雙打老將搭擋,在當時時空、磁場利好,但以我曾是圏內人判定中國教練團隊不敢將近來成績更好,又未輸過印尼那對的年輕搭擋換掉。……
    一般人心目中認為若在中國領土比賽,中國隊員對天氣習慣是天時有利;主場地域環境熟悉是地利;觀衆當然多是中國人為中國隊打氣是人和;以往我也是這麼想法,但現在完全改變。
    陸游兩句詩:「汝果要學詩,功夫在詩外」。教導我們:專業領域的成功還得依靠本專業以外廣博知識作為基礎、借鑑。
    科學家們所信仰的各種現代科學,實際上是對物理學、機械宇宙象的模擬。目前科學發展還沒有進入生物與物理之間感傳的水平。據說電腦是以易經陰陽爻變化作為基礎、啟發。也許以後會發展用先進儀器提升預測能力。
    人人都離不開宇宙天體運行,磁場、電波、聲波等大環境影響,我國古之聖賢總結出來用五行之象來表達的,積累五千多年的歷史成就,亦有各種各樣的預測本領。如「推背圖」是一部最偉大的易學著作,一千多年來中國歷史及世界大事,其演譯竟然精準。

    只是周易的預測方法,既寶貴又非常深奧,難於入殿堂。不才努力自修,也只觸及其皮毛,需高人指點迷津。